

QA/張茜 2021-04-12
最近迷戀上了看展,從高度實景還原云岡石窟的《大美之頌——云岡石窟》到古原老師通過東巴文字藝術展現了納西文化的遠古想象的《RE:MAKE盲盒里的重置》,無一不展現了科技改變了我們對遠古的幻想,讓千年記憶跨時空的對話。
《大美之頌》1:1還原的12窟,復制窟雖不及原跡那么震撼人心,但在不破壞原古跡的同時還能欣賞到古人的巧奪天工,令人嘆為觀止。步入窟內猶如穿越時空,四壁上14種49件樂器和飛天樂師又重新演繹1600年前的無聲“交響樂”,表現當時北魏對宗教、宮廷、世俗樂舞的重視與喜愛。
《盲盒的重置》是由十個盲盒主題組成,《納西的涂鴉》、《神之語》、《勒巴舞》、《幻境》、《幸福船-生命之舟》、繞過《幻柱》,跨越《光之線》,展開《黑白之旅》、《納西國際》,通過跨界的交互,三維立體的感悟人生,引起時代的共鳴。古原老師通過納西民族的習俗、傳說、文字、圖像和各種圖騰符號,結合現代年輕人喜歡的動漫元素、時尚符號,運用涂鴉的形式,讓古今對比和時尚轉換,不無幽默與調侃,讓人感覺潛移默化的陌生與反感。通過一場聲光影電與試聽感觸時空之旅的形式展現“祖先、生命、家園”主題的現場音樂會。《理解媒介》一書的作者馬歇爾·麥克盧漢認為,人類從遠古至今經歷了一個“部落化——非部落化——重新部落化”的過程,重新部落化即認為在今天這樣一個全球化時代,人類感知世界的方式是整體的而不是肢解的。盲盒總會給人拆禮物的驚喜感,當我們無法預知好壞,幸運與失落可能在一念之間,但是不用害怕,通過克服恐懼與未知尋找內心的自己。
兩個展覽通過現代科技給人帶來不同的試聽感受,讓我同時穿梭在1600年前的北魏和未來無限遐想的夢幻世界,展現了未來的無限可能性,為祖國的強大,先進科技,感到無比自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