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,上海市民度過了“史上最嚴”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實施以來的首個春節。上海市環保局發布的報告顯示,春節期間,受益于煙花爆竹燃放明顯減少和良好的空氣污染擴散條件,本市空氣質量始終保持優等水平。
“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”。春節到了,大街小巷鞭炮齊鳴,熱鬧非凡;夜晚絢麗多姿的煙花如五彩繽紛的蝴蝶在夜空飛舞,照亮大地,蔚為壯觀。王安石筆下的爆竹煙花多美好!它們送走了舊的一歲,迎來了新的一年,給節日增添了歡慶的氣氛,讓人感覺“年味”真濃!
換個角度看,承載著人們美好愿望的爆竹煙花似乎并沒有那么美好。噪聲擾民、污染環境、安全隱患、意外傷人……因燃放煙花爆竹惹的禍從未停止過。看看現在這環境,動不動就PM2.5超標、“重度污染”,煙花爆竹確實有禁放的必要。雖然燃放煙花爆竹是習俗,但現在城市空間密集,從安全角度確實應該移風易俗,春節時樓下車輛報警器響一晚上,車身、玻璃經常被炸壞,還有人直接從窗戶把爆竹掛出來放,挺危險的。尤其是到了除夕和大年初一,爆竹聲連綿不斷,吵得人心神不寧。燃放煙花爆竹對大氣造成污染,使大街小巷滿地狼藉,稍有不慎還會引發火災,甚至造成人身傷害。
有人認為,不燃放煙花爆竹,年味會淡化,感受不到過年的氣氛。其實不然,過年有好多種方式可以選擇,貼春聯、吃年夜飯、看春晚、逛廟會等活動可謂相當豐富,旅游過年、手機拜年等一些新的過年形式也在不斷充實年味,沒有必要守著會傷人的舊習不放。
與其因燃放煙花爆竹而置身于被污染的大氣中,不如換個清靜干凈的方式過個新年。我們要認識到燃放煙花爆竹的危害,轉變思想觀念,遵守禁放規定。有關部門也要加大監管力度,在生產、銷售、燃放各個環節嚴格把關。
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,為了子孫后代共享藍天白云,我們理應與時俱進,移風易俗,自覺與燃放煙花爆竹說聲“拜拜”,過一個環保、安全、文明的春節。
(文/研發部 郭心怡)